近年来,临沂市渔业局立足资源优势,不断拓展渔业功能和发展空间,寻找产业融合与发展的结合点,将休闲渔业与商贸、旅游、餐饮、文化等产业有机结合,因地制宜,科学规划,大力促进休闲观光渔业发展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休闲观光垂钓渔业点400多处、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处、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4处、市级休闲(垂钓)示范基地10处,总面积15万亩,年接待休闲旅游人次200多万人。从事垂钓用品批发商户和生产厂家300多户,年营业额6亿元。全市休闲垂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。2014年,我市被中国休闲垂钓协会授予“中国休闲垂钓之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获此荣誉的城市。
    为加快推进“中国休闲垂钓之都”规划建设,积极打造“全国休闲垂钓名市”,我市委托国家信息中心互联网+产业促进中心开展《临沂市“中国休闲垂钓之都”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编制。3月29日至4月1日,国家信息中心互联网+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杨伟锋,带领规划编制组,到我市开展调研,并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、单位座谈会。通过调研、座谈,确定《规划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制:
    一是立足资源优势,突出沂蒙特色。立足我市自然资源、水域生态环境、人文历史底蕴、市场物流等优势条件,突出沂蒙地域特色,增强休闲垂钓的文化功能、科技含量和转化增值能力,全面提升“中国休闲垂钓之都”的发展规模、档次和水平。
    二是科学规划布局,突出产业融合衔接。依托临沂中心城区8大河流水系,建设休闲垂钓之都核心区;以沂河、沭河为轴,建立百里河流休闲垂钓长廊;依托水库、池塘等资源,在全市15个县区建立500个以上功能齐全、管理规范的生态垂钓园。同时做好休闲渔业与旅游产业、生态农业的融合与衔接,将生态垂钓园、休闲渔业公园等纳入旅游线路。
    三是明确发展目标,突出建设重点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全面构建我市现代休闲垂钓产业体系,形成基础设施完善、公共服务齐全的休闲垂钓产业链条;规划建设中国·临沂渔文化主题公园、中国·沂河国际钓鱼比赛与训练中心、临沂水生生物与生态保护科普展馆、水族观赏鱼展馆等;全市发展各类休闲观光(垂钓)渔业点500处以上,面积30多万亩;发展观赏鱼养殖1万亩;建设省级休闲渔业公园10处以上,国家级休闲垂钓示范基地5处、省级休闲垂钓示范基地15处,实现休闲渔业(垂钓)产业年产值30亿元以上。
    四是吸收国内国际休闲渔业建设精华,突出创新发展。编制注重科学性、先进性,吸收、借鉴国内国际休闲渔业、休闲垂钓产业建设的好经验、好模式、好做法,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水平编制《规划》。既从实际出发,切实可行,又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,将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网络技术融入到休闲垂钓产业中。
    五是内容充实,图文并茂,突出“高、大、新”。编制站在休闲渔业发展的新起点,着眼未来发展,体现国内最高水平;同时,要规划出全市“十三五”期间休闲垂钓产业发展的大格局,发展目标、重点项目、融资建设、推进措施等要“大气”;不能照抄照搬他人的东西,要有创新突破。规划编制以文字、图表相结合。
    编制完成后的《规划》将成为临沂市休闲垂钓产业、休闲渔业建设的总纲领,为全面提升休闲垂钓产业水平,做大产业规模,促进产业融合与结构升级,进一步打响“中国休闲垂钓之都”名片发挥重要作用。

相关文章
免责声明:
1、转载本站原创信息,请注明来源:湖北水产网。
2、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QQ:909262828 E-mail:hbscw@qq.com
1、转载本站原创信息,请注明来源:湖北水产网。
2、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QQ:909262828 E-mail:hbscw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