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    她经常在甲板或者加工厂睡觉,有时只能睡一两个小时,因为水土不服,甚至
需要靠打营养液支撑。几个月下来,她掉了20斤体重,终于赚得第一桶金。
呼吸着咸腥的海风,枕着潮湿的甲板,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,在距离故乡3000公里的厦门渔村,当了一个多月的“守鱼人”。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,因为水土不服甚至有时要靠输营养液支撑。
很多当地的渔民问她,年纪轻轻不去嫁人享福,在这吃这种苦干什么?她没有回答,心里却笃定,已经来了,要干就要干好,既然干了,就要坚持。
21年后,那个在别人眼里不知道享福的姑娘李玉华,已经成为中韩渔业圈有名的女企业家,她经营的公司是沈阳辽中保税区第一家真正投产开工的企业,企业员工超过百人,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。去年,她的公司成功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上市。
差7分没考上辽大放弃复读去工作
“到现在我都经常做梦自己在做数学题”
“如果27年前我能成功考上辽大,也许人生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。”李玉华回忆着,还带着一丝不强求的遗憾。
李玉华生在抚顺新宾农村,父母都是农民。她高考之前的理想,是当教师或是记者,但是因为发挥失常,差7分没有被辽大录取。
李玉华想过复读,但在当时需要2000元的费用,学习成绩优异的弟弟考上复旦大学,考虑到家里给弟弟交完学费再无法负担自己的复读费,李玉华忍着心痛,选择了放弃。
没继续读书,是李玉华一直的遗憾,“到现在我都经常做梦自己在做数学题”。但她只是遗憾,从没有后悔过。
当时,沈阳最大的东方纺织厂刚好在新宾招工,李玉华被选上,并成为厂里的培训讲师。
她至今仍清楚记得当时的工资:168元。因为她每天主动加班,最后拿到的薪水每个月都会翻倍。拿到薪水后,李玉华都会把钱拿回家里孝敬长辈。
下海创业甲板上走出“鱼娘子”
“干了这一行,就要嫁给这一行,嫁给鱼,嫁给海鲜”
两年后,纺织厂组织培训班去韩国进修,名额50人,她又意外落选。在培训班启程的第二天,李玉华选择辞职,去了一家韩国贸易公司做翻译,工资一下子涨到每个月1000元。
也就是在这个公司,李玉华接触到了水产品贸易,她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很有兴趣,而且觉得这是一个机会。她想放弃这个工作,下海自己创业。
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同意,每个月1000元的薪水在当时已经属于高收入,而且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稳定。李玉华这次并没有听从父母的想法,只身去了南方。
去南方的第一件事,就是找鱼,找到最好、最鲜的鱼,然后租下码头进行加工,最后装箱卖到外国。说起来很简单,但事实上比这要难得多。
李玉华的第一站就是厦门的一个渔村,从渔民手里买回来的鱼,担心它烂掉,也担心加工不好,所以她成了特别的“守鱼人”,一守就要守上一两个月。从甲板到工厂,从打捞到装箱,事必躬亲。
她经常在甲板或者加工厂睡觉,有时只能睡一两个小时,因为水土不服,甚至需要靠打营养液支撑。几个月下来,她掉了20斤体重,终于赚得第一桶金。
随后,她的脚步遍布南方各个码头,从广东到福建,从广西到浙江。渐渐地,在渔业圈,李玉华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,成了中国出口带鱼的领头人。
“干了这一行,就要嫁给这一行,嫁给鱼,嫁给海鲜。”在渔业圈内,李玉华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呼——“鱼娘子”。
金融海啸卷走上千万没想过放弃
“你就是水产行业里的一头牛,栽了跟头还低着头走,比牛还牛!”
然而,做生意不会一帆风顺。1997年金融风暴来临时,李玉华手上压了几百吨的水产品库存,一夜之间就亏损了几百万。靠着自己平时积累下来的诚信,和上下游客户的支持信赖,李玉华后来又东山再起。
2004年,李玉华把市场开拓到韩国,经历了2年的沉淀和积累,她在韩国最大的鱼市场开了一家“李玉华水产广场”,这是当时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水产市场,“李玉华”这三个字也成了一张叫得响的名片。不久,韩国进口带鱼近三成出自李玉华之手。
然而在2008年,又一次金融海啸来了,李玉华仅这一年就损失了2000万元人民币,然而她凭着自己的韧劲和积累,又把这个坎儿迈了过来。
“我没放弃过,也从没后悔过。”李玉华说。丈夫这样评价她:“你就是水产行业里的一头牛,栽了跟头还低着头走,比牛还牛!”
回乡发展成功转型瞄上电子商务
“我是以传统方式创业的,但必须要跟紧时代步伐”
2011年,李玉华放弃了在韩国的生意选择回国发展。“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,内销生意比外贸生意更好做,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。”李玉华说,“更重要的是,我希望能让中国人吃上健康、放心的水产品。”
李玉华的女儿今年10岁了,她发现女儿从小就更爱吃肉而不愿意吃海鲜,经过了解,很多孩子甚至大人都有这个问题。于是她有了一个想法:能不能把海鲜做成肉的口感,同时又保证营养。
在韩国生活多年的她发现“鱼饼”可以实现她的这种想法。于是,她决定回到辽宁家乡,从贸易型转为生产型,主要以生产“鱼饼”为主。这种鱼饼鱼肉含量可达到70%以上,和市面上存在的那些以淀粉为主的“鱼味”产品有很大不同。
目前,李玉华一手打造的沈阳某海鲜公司就落户于沈阳辽中保税区,并且还是辽中保税区首家真正投产开工的企业。去年,该公司还作为辽宁首家海鲜企业成功挂牌上海Q板,进入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融资大平台。
“我是以传统方式创业的,但必须要跟紧时代步伐。”李玉华说。目前,她正在通过运营“垂直电子商务平台”、零售实体体验店、早中餐小量商品配送车等项目扩大经营模式,还将通过微商经营自己的产品。
【创业者档案】
姓名:李玉华出生年月:1972年1月职务:沈阳某海鲜集团董事长
创业时间:1995年转型时间:贸易型转生产型,2011年
目前投资金额:超过1亿元人民币
创业
寄语
◇创业就是结婚,不是恋爱,不能朝三暮四。
◇所谓坚持,就是一口井打到底,否则也许就差一米也打不出水。
◇创业,要经历难以想象的挫折,战胜挫折后也会得来难以想象的喜悦。无论你是刚毕业
的女大学生,还是家庭主妇,瞄准自身的强项和想做的东西,行动起来,利用好互联网。
但别指望一两年能见成效,也别三心二意,那样就只有泡沫。
对 话
创业分析:食品、营养、减肥等行业更适合女性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您认为什么性格的女性更适合创业?
李玉华:外表开放、内心细腻的女性更适合,我自己就是这种性格,我自己是A型血,别人看我都以为是O型血。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女性创业适合哪类行业?在现在环境下,您看好哪些行业?
李玉华:我觉得女性同时会担负着母亲的角色,又非常细心、有爱心、有责任感、对家庭负责,所以非常适合食品行业。另外,营养、减肥等行业也同样适合女性。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女性在创业方面有哪些优势、劣势?
李玉华:女性的优势,就是有爱心,细心,选对适合的创业行业很重要。
另外,创业需要胆子大,可能女性在这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劣势,但这些都可以锻炼和克服。
创业心得:事业与家庭只能尽量追求平衡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女性创业者该怎么做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?
李玉华:其实有的时候想自己赚多少钱也没用,还是想陪着孩子,多为孩子的教育着想。但到现在这个阶段,必须担负社会责任,只能尽量追求平衡。现在我会把应酬都安排在白天,晚上的时间尽量留给家庭,多陪陪女儿。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如果再选择一次,还会选择创业吗?
李玉华:我还会创业,简单说就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,我想通过创业这种方式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。我的父母都是农民,而我的兄弟姐妹现在都在经商,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变得比以前好了。而且通过创业,我还可以让其他人也过上好的生活,让我的上百名员工过得更好。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创业到现在有哪些遗憾?
李玉华:没上大学。当时没钱复读,现在有钱了,却没有时间了。
创业建议:选择熟悉的行业 然后坚持下去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女性创业者该如何迈出第一步?是什么促您走出了第一步?
李玉华:我觉得第一步就是相信自己,有时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,要有自己的主意。我当时创业的时候,家里人都不支持我,觉得我做贸易,不是正儿八经的公司,但事实证明,我还是成功了。
辽沈晚报、聊沈客户端:对其他想要创业的女性有哪些建议和鼓励?
李玉华:我从不要求我女儿去做什么,我只是要求她,你选择的你一定要坚持到底。我也建议想创业的女性朋友们,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,然后坚持下去。
另外,还建议女性朋友们,我当时创业的时候很容易,但现在环境变了,优秀的人才太多,你必须有想法,同时还有能力把你的想法说出来,会讲话也是创业的必备技能之一。

相关文章
免责声明:
1、转载本站原创信息,请注明来源:湖北水产网。
2、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QQ:909262828 E-mail:hbscw@qq.com
1、转载本站原创信息,请注明来源:湖北水产网。
2、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QQ:909262828 E-mail:hbscw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