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10时,在通威“渔光一体”财富共享行动计划暨2016通心粉粉丝节启动会后,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、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携通威高管团队召开记者见面会,谈通威”渔光一体“战略的发展布局。

央视记者:“渔光一体”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将占据怎样的地位?
刘汉元主席:实际上,在西部很多地方,“渔光一体”按照同样的口径每亩产生的价值是5万到10多万元,相当于每亩每年流出20吨到30吨石油,这跟油田一样高产,而且永不枯竭。“渔光一体”组件可以稳定运行20年到30年,甚至是50年。光伏发电站运行的过程几乎零维护、零排放,空气、水资源完全不受影响,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过程。
从我们的两会提案中,大家可以发现,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全国均衡化的发展,我们很担心西部开发走东部的老路,因为西部地区交通等条件较差,但是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,具有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基础,可支持中东部地区持续稳定、永久性地发展,对制止经济下滑,找到一个绿色的增长热点、亮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 

成都日报:“渔光一体”对绿色能源的推进有什么意义,通威用什么方式实施“渔光一体”?
通威集团禚玉娇总裁:通威做“渔光一体”的初衷是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,例如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中东部地区,通过在水面建立电站,就能缓解土地使用压力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,通威看到了机会。通威拥有三十多年水产养殖研究经验、十余年光伏探索实践经验,将两者结合并大力开发,解决了光伏发电地面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。今天,通威提供了高附加值的服务,实现了在1亩地的养殖水面效益增长数倍。
在两三年的时间里,我们的光伏团队探讨了跨界问题,做了大量实验。2016年是“渔光一体”的发力之年,农业和新能源真正地实现了完美结合,通威内部把业务管理线条进行了梳理:智能化、设施化鱼塘的改造由农业板块来完善;光伏由新能源团队完成,两大产业板块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,高效协作,全力助推“渔光一体”战略实施。
四川新闻网:想问下通心粉社区“爱心大使”王芊,您加入通心粉社区已有一年,有何收获?
通心粉社区“爱心大使”王芊:我见证了通心粉社区的成长,去年还参观了通威365科学养殖示范基地,感觉自己就是农牧行业的人。印象最深刻的是,我还亲口尝了通威鱼饲料,通威饲料人都可以吃,可见通威鱼的健康程度。今天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见证“渔光一体”财富共享行动计划的发布,通威“渔光一体”符合国家环保、绿色发展路线,我也希望自己和通威一起走得更远。
华西都市报:请问严虎严总,中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审批非常严格,如何获得优质水面?收益共享如何实现?
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:通威“渔光一体”不是简单的光伏+水产,而是“1+1>2”的计划。在经济发达地区,如华东、华中,我们有足够的养殖户和经销商朋友,拥有足够的水面资源来源。“渔光一体”的发展符合国家对能源土地开发的要求,其对土地的使用,将会极大推动地方现代渔业的发展。“渔光一体”的选址在水源面积上有严格的标准,不是简单有鱼塘就能行,以华东为主的三大区域为例,要求集中成片的水面资源,最好是上万亩,且试行了全面的集中服务管理。
四川农村报:请问郭异忠郭总,“渔友会”是什么?以后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?
通威股份总裁郭异忠:经济新常态下,对农牧行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,在当前养殖过程中,养殖户普遍收益较低,随着竞争的加剧,未来集约化养殖是必然,养殖要升级也是一定的,在这种情况下交流需求增加,线上、线下的多样化交流平台——“渔友会”应运而生。
“渔友会”是通心粉社区的线下社群组织,是交流俱乐部,我们的宗旨是提升养殖的综合效益,实现行业信息共享。“渔友会”有两个作用:一是桥梁纽带,通过渔友会让30万用户和通威之间联系更紧密;二是交流平台,渔友之间的信息共享,在这个组织里,养殖户、经销商、业务代表、 鱼贩等一起参与,实现线上+线下联动。
我们计划2016年在全国各地达到100个这样的“渔友会”分会,人员突破10万,借助三千多名营销人员,通过“渔友会”的成立,最终给养殖户带来更多收益,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。
四川电视台:请问严总,“渔光一体”还有哪些关键点需要突破?“渔光一体”对现代渔业升级有何意义?通威在四川省内发展“渔光一体”的规划是什么?
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:发展“渔光一体”需要改变生产观念、消费观念,要求养殖按照标准模式执行,鱼病控制、渔业设施技术、光伏和养殖大农业数据的协同管理、收集和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突破。
“渔光一体”不是简单的光伏+农业,而是借助光伏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,充分节约利用好土地资源,“渔光一体”是光伏农业结合的最好概念。在前期推进过程中,很长时间内,社会各界对光伏农业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。但事实证明,我们的“渔光一体”能真正推动现代渔业的发展,既节约了资源,还达到了环境可控,食品安全也得到保障。更重要的是,养殖的标准化、智能化,使得现代渔业设施持续推进,实现水产品全程安全可追溯。
四川内陆地区养殖条件和光照条件有限,但是攀西地区十分符合建设“渔光一体”的条件,近期在西昌已有一个基地在建。我们将陆续和政府建立合作,推动四川水产养殖持续升级。 
中央电视台七套《聚焦三农》 :刘主席,请您再谈一下“渔光一体”怎么实现了“鱼、电、环保”的三丰收?
刘汉元主席:其实,每一个池塘原来都只支持“下面”养殖,“上面”的利用非常有限,现在我们把“上面”用来光伏发电,每亩每年可以输出3万度到5万度电以上的清洁能源,“下面”又能进行设施渔业、智能渔业、物联渔业等现代渔业生产,使每亩产出的财富价值比原来每亩提升了3到5倍,有些条件好的地方甚至可以提高到5到8倍。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,水资源的消耗量比原来有所减少,排污量也比原来大大降低,整个养殖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环保、绿色、清洁。
同时,我们生产的清洁电力能源,还能减少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的燃烧,大大降低废气排放,真正使天空、水环境、开采地的自然环境都能得到环保生态的收益。未来,我们的生产方式将实现绿色能源+绿色水产品+环保生态的多丰收共赢。
 
 

相关文章
免责声明:
1、转载本站原创信息,请注明来源:湖北水产网。
2、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QQ:909262828 E-mail:hbscw@qq.com
1、转载本站原创信息,请注明来源:湖北水产网。
2、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QQ:909262828 E-mail:hbscw@qq.com